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公司管理和市场监管的重要辅助手段,正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而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商业环境和审计对象的数据化转型推动着审计实践向更高水平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大数据审计》课程以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中的典型审计业务需求为出发点,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实验课程,将实践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操守的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思政教育,通过案例加强学生对审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的了解和认知,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观。以大数据分析通用流程为基础,聚焦于财务大数据分析工具方法,对Python的基础内容进行学习。同时,借助于计算机手段,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的采集、整理,形成自身所需的审计中间表,在此基础上运用查询、验证、挖掘等方式对各不同信息系统中生成的海量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在数据中发现异常,为审计人员核实问题提供有力的审计证据支撑,达到审计目标。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时代新环境下审计人员大数据分析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潜在风险,提出预警,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和运营改善。同时结合具体审计分析工作实例和审计分析工具,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审计数据分析以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增强对学生诚实守信职业品质的塑造,帮助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和价值观。具体要求如下: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数据分析工具基本功能,能够应用舆情分析、审计建模分析、聚类分析、SQL查询分析等大数据审计技术。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掌握审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步骤,学会应用数据分析工具实施数据分析。
课程目标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观,形成合理运用现代科技进行审计数据分析的责任观。培养学生的基本业务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了解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树立大数据审计下审计人员的责任观。